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切实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召,10月30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德建率队赴清镇市新店镇,围绕乡村文旅产业升级、红色文化传承及校地合作路径开展深度调研,旨在探索贵州传媒职业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调研期间,李德建一行实地走访了鸭甸河村伊甸园露营基地、三合村四季农场、滑翔伞基地、许继武烈士墓、红军渡码头广场及鸭池河村康养民宿,“看、听、问、思”,全面了解当地文旅产业现状、红色资源禀赋及人才需求,为后续精准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李德建院长在调研中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需职业教育发挥独特优势、贡献智慧力量。他强调,校地双方要立足“双向赋能”战略定位,实现“三个深度融合”:
一要推动“文旅+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IP。深入挖掘地方民俗、农耕文化精髓,将其有机融入文旅体项目规划与运营,通过主题演出、非遗体验、文创产品开发等创新形式,提升游客体验深度与粘性,打造具有地域标识度的文旅品牌,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要推动“红色+文旅”深度结合,赓续精神血脉。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富矿,联合开发精品红色研学路线,将革命精神传承与文旅体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时代光芒,实现精神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注入文化灵魂。
三要推动“教育+产业”深度协同,培育振兴人才。依托学院传媒专业优势,组织师生深度参与文旅体项目运营实践,为乡村产业注入青春活力;同时,将产业一线需求融入教学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在随后召开的校地合作座谈会上,学院与清镇职教城产教融合与创新发展部部长肖发富、新店镇党委书记况李飞、镇长兰志勇及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围绕“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就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李德建院长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紧扣地方产业需求动态整合教学与师资资源,助力地方挖掘文化旅游价值、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优质人才动能与智力支撑。

此次调研是贵州传媒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一方面搭建校地协同发展新平台,另一方面探索“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的多元模式,为传媒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