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经济管理系“三下乡”实践队进校园:宣讲护童真、访农听乡音,青春暖意播乡野
“蝉鸣撞碎盛夏,我们带着行囊向鸡场坪镇出发——不是去追赶风,是要把知识的种子撒进田埂,把青春的温度传到村头。”7月18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三下乡”实践队走进鸡场坪镇松河小学,为该校5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知识宣讲活动。
《志愿者与鸡场坪镇松河小学同学的欢乐合影》
本次宣讲活动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及趣味问答为主要形式,实践队员将防溺水、交通安全、家庭安全等核心安全知识巧妙融入课堂环节,助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在防溺水知识讲解中,队员以“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为核心原则,着重强调:不要去水库、池塘、河边等有水区域玩耍,这些地方岸边往往湿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入水中。同时,队员还向同学们说明,若遇到他人失足落水,绝对不能自行下水施救,而应立即大声呼喊,并在附近寻找成年人,向其清晰说明情况以寻求帮助。
交通安全环节中,队员们通过引导同学们识别交通信号灯,帮助他们直观理解“红灯停绿灯行”及“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同时,队员们还嘱咐同学们:出入校门时不要打闹嬉戏,要留意道路车辆;行走时需走人行道、靠路边通行,不可横穿马路务必走斑马线。通过这些细致的讲解与提醒,力求让孩子们能开开心心上学、安安全全放学。
家庭安全板块则聚焦家中电器安全使用规范。比如,不要因好奇将手插入插座孔,否则,容易引发触电风险;也不能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更不能私自玩火。同时,队员重点提醒“插头不沾水”,这一行为同样存在触电隐患。通过这些规范的强调,确保孩子们能在家中安全快乐地成长。
安全宣讲结束后,实践队为孩子们集中分发了画笔、笔记本、文具套装等学习用品。孩子们对收到的文具十分喜爱,还礼貌地向实践队表达了感谢。在欢声笑语中,实践队员也趁机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并祝愿他们能开心快乐地成长。
此外,本次安全宣讲是该实践队“三下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一结束,实践队员便前往布书梅村农户家中开展走访工作。通过当面交流与拉家常,队员们了解到不少情况:比如杨奶奶,由于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她独自在家照料三个孙子孙女,生活十分辛苦;而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对其成长已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实践队还了解到,布书梅村以前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时,家长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接送。这些谈话细节,无不透露出山村里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生活艰辛,以及老人们的辛酸与不易。
对此,实践队进一步询问了村民的实际需求。杨奶奶一家表示,最希望孙子孙女的父母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村里交通已变得便利——村民们通过协商,与村里一位有车的户主达成共识,由对方包车接送孩子们上下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学路途的难题。但即便如此,孩子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实践队通过此次走访,切实掌握了乡村发展现状及村民实际需求,也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帮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走访不仅为布书梅村的孩子送去了物资与关怀等实际帮助,更让孩子们在真切的关爱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专项行动,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情况,为孩子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