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传信息工程系学子乡约“把士”|文明薪火照亮振兴之路

发表时间:2025-07-09 16:00

贵传信息工程系学子乡约“把士”|文明薪火照亮振兴之路

2025年7月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怀着满腔热忱,奔赴兼具自然生态之美与人文积淀之厚的安顺市西秀区把士村,开展为期7天的"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团队将重点围绕“码上未来”红领巾数字乡村行、薪火相传·文化新村、“银龄守望”青春助老暖心行三大板块,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通过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非遗的活化传承、智慧养老志愿服务等具体举措,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伊始,把士村陈平书记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把士村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及文化特色,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士村坐落于西秀区旧州镇西侧,距镇政府驻地仅1.5公里,与历史悠久的旧州古镇相邻,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目前,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756户、约2600余人,汉族与苗族和谐共居,各片区名称均承载深厚的历史记忆。

随后,在把士村陈平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实地参观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学习了该村创新实施的民宿助力乡村振兴"11611"工作模式,并就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展开交流学习。走进实践站,荣誉墙上展示的各类奖项见证着把士村在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突出成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周六专为留守儿童设立的活动区域——"童心港湾",已成为村里孩子们假期的快乐天地。志愿者们会在每周六精心组织系列励志观影、读书分享会、故事大赛、手工创作、书法练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真正实现了"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的关爱目标。交流中,陈平书记特别强调:"在确保安全与尊严的前提下,多付出就是多收获,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不仅带来了专业活力,更搭建了城乡互动的桥梁。"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带队老师刘佳鸥书记也表示,要充分借鉴把士村将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创新做法,这将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通过把士村陈书记如夏日暖阳般的热情讲解,感染着每一位实践团队成员,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把士村“一砖一瓦皆历史,一村一落总关情”的文化魅力,也为后续“数字乡村行”“文化新村建设”等实践主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接下来,实践团队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桥梁,以文化传承为纽带,以敬老助老为基点,全方位助力把士村实现产业数字化、文化活态化、服务人性化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黄永胜 王露 顾先英 白广妹

LINKS

贵传链接

联系电话:0851-84760755地址:清镇市乡愁大道50号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5053061号-1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35号

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贵传事事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