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 贵传信工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公开课圆满举行
2025年6月19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成功开展了一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由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姚茜月老师主讲。作为青年教师,姚老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前沿技术,展现高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
此次公开课的授课班级为计算机网络技术2412班,一同参与观摩的还有信息工程系苏锦主任、教学管理部刘宇熙副部长、信息工程系何舟瑞副主任、纪检监察室郭芳老师、视听传媒系刘箫彤老师等众多师生参与,反响热烈。
趣味导入激发技术探索热情
姚老师以剑桥大学“咖啡壶联网”经典案例与 “物联网” 概念起源切入,通过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共鸣。以“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为核心,解析物联网如何通过传感器、RFID 等技术构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瞬间点燃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好奇心。
分层教学解构技术架构与应用
姚老师以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架构为框架,系统讲解 RFID、ZigBee 等关键技术的协同机制。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案例分析中,学生直观理解传感器如何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如何通过物联网优化路况。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分组分享家中的物联网设备(如智能门锁、摄像头等),将抽象技术与生活场景深度绑定。
围绕云计算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 三大模式,教师以 AWSEC2、Office 365 等实例对比本地软件与云服务的差异,结合 “云计算如水电供应”的类比,化解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等抽象概念的理解难点。案例讨论环节,学生针对云存储(百度网盘)、云安全、云游戏等场景展开思辨,深刻体会技术对生活方式的革新。
集思广益课后开展反思总结
课后,教学管理部刘宇熙副部长对此次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其他观摩的老师也给到了姚老师许多宝贵的建议,一同帮助姚老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
此次公开课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为纽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