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30余名师生代表团走进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参与为期一天的“桥见”贵州非遗深度体验活动。作为2025年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师生来黔交流活动的承办院校之一,学院以非遗手作体验、特色校园参观为载体,向国际师生生动展示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学院办学特色。
活动伊始,学院副院长周宏代表全院师生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院在非遗传承与传媒教育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随后,在双语讲解员孟熹的引导下,代表团依次参观了数据标注中心、全媒体综合实训中心等特色教学场所。在全媒体演播厅,印度尼西亚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的师生们沉浸式体验虚拟演播技术,亲手操作设备感受传媒科技的前沿魅力,直观了解学院在融媒体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
非遗手作体验环节成为当日活动的“重头戏”。在学院文化艺术系的精心筹备下,国际师生们先后参与扎染与漆扇两项非遗技艺体验。专业教师范雪、李卓凌通过中英双语细致讲解,结合现场示范,系统介绍了扎染千年传承的历史脉络、蓝靛染工艺的独特技法,以及漆扇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传统美学理念。活动现场,师生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实践,亲手完成的扎染方巾、漆扇作品既保留非遗技艺精髓,又融入东盟青年的创意巧思,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
本次活动创新性打造“非遗技艺+传媒技术”体验路线,既让国际师生深度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也全面展现了学院在融媒体时代的教育创新成果。活动尾声,双方师生互赠承载文化记忆的纪念品,并约定通过线上平台持续开展文化交流,让友谊之桥跨越山海。
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将持续深耕“非遗国际传播”特色项目,依托传媒教育优势,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搭建多元化平台。通过此类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不断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理解与认同,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温暖持久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