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精准拓展优质就业岗位,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行业的深刻变革,2025年8月13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院长李德建教授率领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多彩贵州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此行受到公司董事长余航、总经理谷明昕及核心团队成员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行业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创新及项目深度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并达成重要战略共识。
01 回顾合作成果,共叙发展情谊
会谈伊始,余航董事长与谷明昕总经理对李德建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谷明昕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战略、核心业务板块以及在挖掘贵州本土文化、推动影视精品创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他特别深情回顾了与贵州传媒职业学院紧密合作的成果,重点提及了双方共同参与的、由贵州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的“四大文化工程”(该工程于2023年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正式提出,并纳入《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工作方案》)。其中,聚焦屯堡文化的大型项目《家国六百年》由多彩贵州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牵头拍摄制作,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作为重要参与单位,深度参与了该项目的拍摄与宣发等相关工作。该项目凭借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创新的表达方式,在播出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是校企协同育人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标杆性成果,也是双方成功合作的生动体现。谷明昕总经理补充介绍了公司当前的重点项目布局和技术应用情况。
02 聚焦AI浪潮,共绘人才蓝图
在深入探讨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对当今传媒生态的颠覆性影响成为核心议题。余航董事长指出,生成式AI(AIGC)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内容生产的全流程——从创意构思、脚本撰写、素材生成、后期制作到精准传播,传统的制作手段和传播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他特别强调,未来的传媒行业竞争,将是人才驾驭新技术能力的竞争。新时代的传媒学子,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同时亟需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基本操作水平与应用逻辑,能够熟练运用AI辅助创意生成、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最终实现高效、智能的“人机协同”。李德建院长对此观点高度认同,他介绍了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已将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到与专业核心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正在系统性地将AI工具应用融入相关课程体系。他表示,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校内就接触行业最前沿的AI应用场景,培养其成为既懂传媒艺术、又善用智能工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从容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03 共建智慧平台,开启协同新篇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共识和对人才培养理念的高度契合,双方在坦诚、务实的洽谈中迅速达成关键性合作意向:决定共同建设“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多彩贵州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AIGC创编传播联合工作室”。该工作室将作为校企深度协同的创新载体,整合学院的师资、教学资源和公司的技术、项目、市场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教学实训、技术研发、项目实战、成果转化、人才共育”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学习与创新平台。学院学生将有机会在真实的企业项目环境中,深入学习并实践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参与短视频智能生成、虚拟主播应用、智能剪辑、数据可视化、精准用户画像与投放等前沿领域实践,有效提升在智能化传媒环境下的实战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双方明确表示,工作室将尽快启动实质性建设,并计划于近期正式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合作项目高效落地。
04 展望未来,共育英才
李德建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访企拓岗活动成果丰硕,远超预期。共建AIGC创编传播联合工作室,是学院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学院将以工作室为重要抓手,加速构建适应智能传媒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生态,努力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余航董事长亦表示,多彩贵州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期待通过联合工作室这一创新平台,将企业的技术优势、项目经验与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AI赋能传媒教育与实践的新路径。为培养引领未来的传媒新锐力量贡献力量。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标志着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在探索智能化时代传媒职业教育发展新范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AIGC创编传播联合工作室的建立,不仅为学子搭建了一座通向智慧传媒未来的桥梁,也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服务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